作家班 等你来为中华少年作家代言
中华少年作家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少年作家笔下的纯真和才情
2016年1月21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1月10日,由广东省小作家协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少男少女》杂志社、少先队员杂志社、广东实验中学承办的首届“小作家杯”广东省中小学生写作大赛,在广东省实验中学芳村校区举行。省小作家协会会长李国伟介绍,自2015年6月至10月底,首届“小作家杯”广东省中小学生写作大赛共收到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湛江、汕头等近20个地市的参赛作品一万余篇,通过初评和中评的241名入围者,参加了10日的决赛。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现场角逐,最后评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随后举行了颁奖典礼。
  大赛鼓励学生用写实或虚构的文笔书写真情实感,小学组题目是“少年乐”和“小小少年”,中学组题目是“青春情”和“精神家园”,都是二选一。部分获奖者将免费参加“小作家培训班”。记者从获奖作品中选出4篇,对获奖作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并邀请青年文学家赵松、蔡东、阿乙、黄孝阳和评论家陈培浩等对这4篇文章进行听诊把脉和点评,以帮助小作家们更好地成长。
  廖璞诚:大自然的孩子,如风一般的少年(12岁,深圳市育才四小六年级,《那个少年》获小学组二等奖,指导老师:罗佩)
  通过卷面上频繁的涂改和“任性”的段落增减痕迹,仿佛能体会到廖璞诚飘忽不定的文思。据他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罗佩介绍,廖璞诚性格古灵精怪、自来熟。三年前转到这个学校时,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转学生的羞怯,反而一下子就跟大家打成一片,成了班级的开心果。
  廖璞诚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作文尤其精彩,但这不是靠时间或“题海战术”堆出来的,而是由于他的天生聪慧和广泛的阅读。正像作文里所呼唤的那个如风的少年,他崇尚自由的天性,不喜欢为了一件事情把自己弄得疲惫。卷面字迹潦草无疑影响了考试成绩,他也曾尝试练习一手好字,但奈何总不能坚持到底。
  课余时间,廖璞诚喜欢玩电脑、玩猫、看武侠小说。他告诉记者,“我最喜欢郭靖,因为觉得他人老实,武功又很好。”罗佩也透露,廖璞诚比较随性,是非典型的好学生。但是拥有博士学位的廖妈妈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望。有一次,廖妈妈跟邻居“炫耀”儿子考了第一,廖璞诚纠正说并不是那样,妈妈回答:“我知道啊,这是为了激励你。”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上进心,相反,他雄心勃勃,偶尔自大,曾号称要用新的理论来推翻相对论。他的目标是考上名校深圳中学。
  廖璞诚并没有像其他选手那样直接写自己的故事,而是虚构了一个理想中的少年,想象自己与他的交往。他在开头写道,少年“从来不曾为玩不了电脑而烦恼,他也从来不曾为考卷上的红圈圈而哭泣。他只会为生活中的孤单、寂寞和拘束而担忧,只会为鱼池里没有鱼儿上他的钩而生气”。少年不修边幅,不爱学习,每天领着一群小伙伴在村子里野,是个大人眼中典型的“坏孩子”,在“我”看来却“像一股清风,是如此地自由、纯真、善良”,是一个“大自然的孩子”。
  文中,“我”不顾奶奶的“禁令”,跟着这个少年“混”了一段日子,钓鱼、捉虫子、游泳,从中找回了久违的童真,但好景不长,最后还是因为搬家而离开了少年,回到让人喘不过气的学校和补习班中。最后他写道:“大人为什么成为大人?是因为他们遗忘了童真,遗忘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我遗忘了。那个如风一般的少年,你呢?”
  青年作家、《抚顺故事集》的作者赵松指出,中小学生作文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磨练他们的观察力、保持个人对世界的敏感度。“汉语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解决,但假如想象力、观察力以及敏感度被固化、模式化,那么他的写作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他认为,廖璞诚这篇作文最为可贵之处,是有种“真”的气息不时浮现在尚不熟练的文字间。此外就是对于不守常规的那种勇气的呈现。“假如作者能在开篇处不那么按部就班地搭架子,而是一个更鲜活的场景,我相信他能发挥得更自如一些。”
  姚咏醴:在父亲苍老的背影中体会生命况味(14岁,广州市执信中学初二,《嘿,等等我》获初中组一等奖,指导老师:王晓哲)
  姚咏醴因为文雅之名而常被人误会是一个文静的淑女,实际上却是个“风一样的女汉子”。平时除了喜欢画漫画,她还喜欢看各类杂书,包括悬疑小说、青春散文、历史、科普等。她觉得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文章的结尾很妙,也会借鉴一二,但不会刻意模仿。但她不爱看所谓的经典,四大名著只看过《西游记》。
  应试作文并不能让姚咏醴每每如鱼得水,她对命题作文保持着自己的看法。如果平时的作文题目出得特别不合胃口,而考试又不是特别重要,她便不会“屈服”于命题套路,而按照自己的思绪尽情发挥。
  姚咏醴是一个有个性和主见的女孩,她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自己为人的底线,以及家人”。平时她会和爸爸交流读书心得,也非常疼爱龙凤胎的弟弟。把这种爱照顾人的习惯延伸到了与其他人的相处上,让她很受老师同学欢迎,以至于在同学们间有了“姚妈”的称号。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姚咏醴以敏锐的眼光体会到父母之间的情感历史,并在爸爸艰辛奋斗、逐渐衰老的过程中感受到爸爸对她强烈的爱。
  在姚咏醴看来,爸爸一生都在辛苦地奔跑。他原本是乡下的苦孩子,不屈不挠地闯进大城市追逐自己的事业,小有成就时又开始追求心爱的女孩。女孩思想前卫,心中的白马王子并不是古板守旧的他,但仍被他的执着打动,成为他的妻子。他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疲惫,却仍不能停下奔跑的脚步,因为曾经工作忙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时间不等人,女儿一天天长大,与他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想挽回我,挽回他可爱的女儿……我心酸地知道,他是不可能追上我的”。
  “成长”本是自然而然的事,现在却成了一道横亘在父女之间的鸿沟。因此,作者替爸爸发出深情的呼唤:嘿,等等我。
  面对年华流逝和思想距离,她写道:“我知道我的一步等于你的十步,我知道我继续走会撕裂你的心,我知道可能下次摔倒你就爬不起来了,我也知道你很爱我,但我却不知道我该怎么面对你。”在她细腻而独特的诠释下,青春的迷茫与亲情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美感。王老师表示,姚咏醴的真性情让她特别适合写抒情文,虽然有时情感泛滥会导致行文拖沓。
  这篇作文得到了深圳作家蔡东的高度称赞,她说:“写父亲,未落俗套。坦诚、直接、有冲击感的表达方式,结尾却能收得深沉幽静,余绪缓缓漾开,有限的生活景致呈现出迷人的层次和味道。戚而能谐,哀而不伤,是为境界。最个体化的生命体悟往往也最易催发出读者心底深处的共鸣,让我们倏然回忆起,生命中那些无缘无故的疏离和无可奈何的消逝。”
  周倜:立志写出有艺术性的伟大作品(16岁,珠海市实验中学国学班高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中战斗》获初中组一等奖(报名时读初三),指导老师:黄真、易秀芳)
  “我想改良中国文学,引领新文化”,周倜的志向一如其名“倜”,有几分挥斥方遒的豪气。与同龄人对新闻八卦、电脑游戏等娱乐活动的热衷相比,周倜的爱好要安静许多,课余喜欢读书、听音乐、思考,他甚至会觉得很多同龄人的爱好有些肤浅。
  周倜是个“资深文青”,从小就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尤其是通俗小说。升读初中后,他渐渐开始立志将来要从事文学事业,并开始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正如在作文中描写的,他特别喜欢加缪的《局外人》,通过这本书他第一次接触到荒诞主义,感到自己一下子找到了“同路人”,也消解了不少生活中的迷茫。他习惯有选择性地精读、慢读,一字一句地消化。一本20万字的书,他会耐心地啃上两个月。
  上高中后功课变得紧张起来,他仍不放弃自己钟爱的课余阅读,近来读的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他最推崇的作家是鲁迅,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独创性,文字也很有力量,真正做到了“文质彬彬”,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学亟需学习的地方。周倜对中国古代典籍也很感兴趣,虽然古文功底不太好,但很愿意慢慢钻研,因而选择了国学班。
  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中战斗》中,周倜展现出了庞大的阅读量以及对各种文本的独特理解。他写道:“书对于我来说如同秋天树木纷飞的落叶,打在身上,或许会有轻微的触痛,但如果没有碰到,整个人就如空洞洞无所适从。”通过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中的游弋,他在加缪的《局外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等经典中找到了浩瀚磅礴的精神力量,从而也生发了要写出有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的志向。他也因此呼吁现代人少一点娱乐、放纵与跟风,多一点阅读、沉淀与思考,抗衡这个时代的垃圾信息与文化糟粕,充实自己的灵魂。
  周倜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有点狂傲和偏激。但这次作文比赛在命题和时间上都比较宽松,让他有了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从中收获了很多。
  作家阿乙认为,周倜很早就在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做出决断,无疑令人鼓舞。“每个时代,每一所学校都在诞生理想主义者,每个理想主义者都是社会的财富。老师,家长,还有大学生可以给这样急于求知的后进予以更多的指引。”但他也提醒周倜:人在做出决断时总是充满勇气,但不能因为这种决断而自觉高出他人。
  江苏作家黄孝阳评道,有热情总比没有热情好,文学的热情总比打网游的热情好,周倜还是很有一点“少年心事当拿云”的热情。“世道艰难,需要这种热,老是‘幽寒坐呜呃’总是不妥。”出于呵护之心,他也对小作者的写作练习提出了建议:控制激情,注意修辞,把句子写顺一点,少一些议论,多一些叙事。
  姚晓纯:潮剧就像孤单夜色中的一盏路灯(16岁,汕头市第一中学高二,《在潮剧中休憩》获高中组一等奖,指导老师:姚晨)
  听到三等奖、二等奖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姚晓纯以为获奖无望了,便准备离场。但当得知获得一等奖时,她却十分平静。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在文章中描绘的精神家园——潮剧。
  身为潮汕人,她从小就跟着奶奶去听各种各样的潮剧。耳濡目染间,这种深深扎根于家乡土壤的慢节奏艺术把她深深迷住了。潮剧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是才子佳人的浪漫,“风扫地,月点灯,破壁仓,不动床”,这是白衣秀士的清高;“捐驸马忍悲怆,助御弟振汉邦”,这是保家卫国的豪情;“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这是人生无常的慨叹……提到这些,她如数家珍。
  不熟悉的人会以为她的性格特别保守。事实上,她不仅喜欢传统的潮剧,也喜欢最流行的动漫、美剧。她是个爱好广泛、外向热情的女孩。
  “潮剧声响在耳畔,一种安心感觉萦绕心头。”潮剧对于她的意义,就是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泥沙俱下的文化生态中,给自己一个宁静而纯粹的精神空间,就如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中那盏厕所里的长明灯。她在作文中写道:“望向窗外,几盏路灯孤单矗立着,郊区隐没在黑暗和沉寂里。潮剧声作伴在我身旁,竟也不觉孤单,就连那夜的黑也跟着亲切起来,就如同在家中一般,多么难得。”
  姚晓纯读书写作的习惯从小养成,最爱林清玄、龙应台等人的散文以及余华的小说。当然也有厌倦的时候,但她也不去勉强自己,过了一阵子自然又喜欢上了。在学校文学社那种毫无功利心的阅读和书写中,她的文学素养一点一滴地累积出厚度。
  青年评论家、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陈培浩表示,姚晓纯的作文紧扣主题,将现实和回忆交织起来,展示了潮剧对她成长历程的浸润和熏陶,既将潮剧作为休憩的“精神家园”,又将品味潮剧的“闲情生活”跟“自在盛世”的主题联系起来。同为潮汕人,陈培浩从文中不断引用的潮剧戏文中,看到作者的文学和潮剧素养,感到亲切和欣喜。
  但陈培浩也指出,本文的“亮点”是主题突出,善于升华;但以文学的标准看,缺点恰恰在于太善于点题和升华,显示出以“铺陈”和“升华”为特征的抒情散文模式在当代中学生作文中的顽固存在。“我欣喜于作者对于家乡传统戏剧的钟情,更希望比赛之外,作者能从潮剧这个‘能指’的滑动中导引出更多体验、想象、性情和冥思,而不是很快地奔向某个正确的‘所指’了事。‘小作家’创作之不同于考试作文高手之处应在于此。”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安之)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作家梦想,我心飞翔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资讯
说说
旗帜
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
本站系公益性文学网站,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致信电子邮箱(791541679@qq.com),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