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班 等你来为中华少年作家代言
中华少年作家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雨果奖得主刘慈欣走进科博会与上海观众“面对面”
2016年9月18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科幻能预言未来?昨日,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走进2016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与上海观众“面对面”:揭秘科幻创作不是预言未来,只是科幻无穷的想象力中,总有一种可能性与未来有重合。

喜欢看大片的观众不难发现,今天的真实可能就是十几年前的一部电影,今天的科幻电影也很可能是即将发生的未来。例如,《星战》系列,《回到未来》系列、《黑衣人》系列、《人工智能》《我,机器人》《星际迷航》等科幻电影中的“未来技术”,不少已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我,机器人》中影响剧情走向的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中富有情感的机器男孩,《星际迷航》第一部中的平板电脑、定位仪、太空旅行、无针注射器、透明铝材等,都已成为今天的日常生活。

于是,很多人“迷信”科幻作品有预言未来的魔力。刘慈欣却表示,科幻并没有引领未来,反而是跟在现实技术的后面——科幻作者是从实验室中、尚未普及的科学技术中汲取灵感,并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这些技术的未来可能性充分排列组合起来。由于科幻小说几乎穷极了新技术未来发展的所有可能性,其中总有几个能“蒙”对——与未来真实重合。

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出版距今已经6年了,什么时候能带给读者新的惊喜?刘慈欣坦言:“想要推出新作品,是越来越难了。”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奇迹不称之为奇迹”的时代,每天都有新技术发生,每天都有创意产生,并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这些新技术和创意很快就能被成千上万的人知道。

《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说,随着技术在实验室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技术创想类型的科幻作品创作自然越来越难。就像是一个包袱还没抖掉,读者就已经看到里面装了什么了。近两年,中国科幻作家连续获得雨果奖让人欣喜,不过要说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到来了,还为时过早。

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被誉为美国科幻界的“黄金时代”,是因为那时每年有上千部科幻作品问世。据统计,去年我国发表的原创科幻长篇小说仅为28篇,短篇数百篇。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科幻小说的创作者许多都是年轻人,他们为科幻故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想象。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马亚宁)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作家梦想,我心飞翔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资讯
说说
旗帜
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
本站系公益性文学网站,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致信电子邮箱(791541679@qq.com),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