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班 等你来为中华少年作家代言
中华少年作家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荷兰作家:成为好爸爸可以先让自己躺在地板上
2019年5月14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如何成为孩子心中最好的爸爸呢?说到理想父亲,荷兰著名儿童作家阿兰德·丹姆可算是当仁不让。从成为父亲的那一刻起,阿兰德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调研、采访百人,并结合自己身为5个孩子父亲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包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甜甜圈和焰火》《1,2,3,4,5,6,7》《理想的父亲》《父亲指南》等百余部童书作品和养育书,被赞誉为“荷兰最懂爸爸的爸爸”。其中《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是他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作品,也是国内出版的最早的关于爸爸的图画书之一,自2007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销售800余万册。

就在近日,阿兰德·丹姆与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研究者王林,知名自媒体人绿茶等,共聚荟聚言几又书店,探讨什么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以及“如何成为最好的爸爸”,同时嘉宾们还对当下电子设备普及、为孩子选书、共读等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

想真正成为一名好爸爸,就要放低姿态

对谈会从一场“作为爸爸,你给自己打几分”的互动游戏开始。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呢?阿兰德是5个孩子的父亲,现在他们都已经长大,阿兰德也成为了一名祖父,“我的孙子或者外孙女经常要求我给他们讲故事。”在阿兰德看来,父亲是人生中一种全新的角色。

在和妻子组建家庭的时候,阿兰德就在不断思考自己成为一个父亲会是什么样子的。他所了解的父亲习惯于直接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但阿兰德并不认为这就是父亲所应该做的事情,对他来说,父亲的角色就是要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天赋,“我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航海,他现在已经30多岁了,从北极一直到南非,遍布全世界航海,其实我很担心他的安全,但是我不会在他面前表现出来。”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阿兰德发现,如果想真正成为一名好爸爸,就要放低姿态,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他们才会乐意去和你沟通交流。不是命令式的不准这个不准那个,而是蹲下身去,站在孩子的高度,观察这个世界,你才能真实了解他们的想法。

每个爸爸都想当100分的爸爸,但是现实生活中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很难做到十全十美。阿兰德与现场读者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当你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其他的人,你的朋友、你的邻居或者你的父母等。父母其实也是我们很好的老师,当我刚刚成为父亲的时候,我会认为我的育儿方式一定会跟我父母完全不一样,但是很多年过去以后,我逐渐理解他们,觉得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在电子产品进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他们是否会侵蚀我们和孩子共有的玩耍和阅读时光呢?阿兰德·丹姆讲述了一个例子:“我刚到北京在北海公园一家餐馆吃饭,旁边是父母带着两个孩子,父母在玩手机,孩子在桌子下尖叫,我想他们一定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妈妈就责怪爸爸说你为什么不管孩子。这个现象全世界都有,电子产品在生活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真的比你的孩子还重要吗?当我跟自己孙女和孙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会用电脑,我孙女会提问题,太阳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会说我不知道,我们一起查,拿着电脑一起找到答案,这个时候我们互相之间都是很开心的。”

读的其实是家长演绎出来的书

王志庚的女儿今年9岁,作为爸爸,他认为可以给自己打8分(满分10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是王志庚与女儿特别喜欢的一套亲子书,从女儿3岁起,他们就不断共读小熊和熊爸爸的温馨故事。在他看来,这本书里有作为一个父亲的教育观,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想自己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家庭里的爸爸都能够在育儿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有很多孩子不一定能够每天晚上(都)见到自己的父亲。”王志庚注意到,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的参与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使他工作相对固定,也不经常出差,也依然觉得育儿还是妈妈的事情会多一点。

从女儿3岁到9岁,王志庚和女儿一同阅读了三四千本书,这些阅读经历,成为他们共同的生活时间。在《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中,王志庚阅读到了一个重要启示,“就是父亲在家庭当中除了陪伴,还应该给孩子另外一种信任或者空间,更多的是给孩子一种支持,这种支持不只是物质层面,更多是精神层面。”

他还指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夫妻双方的互补很重要,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包括阅读、生活、养育等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父亲是需要多参与的。这套书打动我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实,熊爸爸对于小熊的爱,如此真实,这种爱在任何国家、任何文化中都是共通的。但这种爱的表达可能是中国家庭缺失的,也是需要在生活当中处处强调的。”

王志庚注意到,刚刚颁布的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专业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屏幕阅读出现了低龄化趋势,第一次接触屏幕的时间越来越早,儿童平均阅读屏幕时间越来越长,这已经在全球影响了儿童的生理和精神。“0-2岁的孩子一定不要读屏幕,2-5岁孩子少用屏幕,很多临床证据证明儿童阅读屏幕是被动阅读,对于儿童的发展很多方面都是负面的。”王志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父母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陪伴者,我们不能够把教育或者陪伴孩子的机会和权利让渡给机器。”

既然在阅读这件事上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应该如何陪孩子读书?王志庚说:“在给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所有家长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读的不是你手上的书,是家长演绎出来的书,家长要投入情感来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他强调了共读和朗读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好的书自己会说话,可以把阅读的选择权多交给孩子。

悦纳不完美的孩子对父亲最重要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每个人解决的方法不一样:求助书、求助朋友、求助自己的父辈。但在王林看来,对父亲来说最重要的是,你要悦纳不完美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正是我们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他目前的不完美正是你小时候不完美的投射,当你生气的时候,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就记住这句话。”少儿文学评论家是王林的身份,但他同时也是一位13岁女孩的父亲。他开玩笑式地说孩子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分别是“孩子你慢慢来”,以及“如何预防高血压”。

王林注意到《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这套书是阿兰德当父亲以后创作的第一套儿童文学作品。王林认为,好的童书可以让孩子在书里找到自己,也可以让爸爸妈妈们在书里找到自己,“有的时候从一本童书里得到的启发,比读亲子教育方面的书获得的教育更多。”王林提到了鲁迅创作于一百年前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怎么样做父亲》,在他看来,过去我们的国家以农耕文明为主,是父权社会,“鲁迅当年写这篇文章就是对父权社会某种程度上的批判。现在这套书的销量就已经说明父权社会在现代社会里得到了某种解脱,这样的状况也反映了某种程度上的进步。”

对于电子产品,王林认为这些声光色具备的产品天然对孩子就有很大吸引力,这种情况下,只有父母一起来参与竞争,才有可能为阅读争取到应有的关注。王林说,亲子共读年龄段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0-6岁,而是0-12岁,“相关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亲子共读是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和兴趣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他还建议读者可以寻找可靠的书单,但不要局限于书单,最重要的是探索自己的书单。

阿兰德就是一位一直给孩子读书的人,从给自己的孩子读书,到如今给自己的孙辈读书,他发现,“所有家长都是很好的讲故事的人,只要花费一些时间在上面,你可以给孩子传达很多故事,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这些故事的传达者,一代一代传下去。”很多年前,插画作者向阿兰德提出建议,希望做一套关于熊的书,讲如何成为一个好爸爸。很多年后,阿兰德和插画作者都成为了祖父,于是他们又以兔子的形象,出版了新的系列,讲述如何成为好的祖父母,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本。

阿兰德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故事,帮助老师和家长,告诉他们怎么给孩子讲故事,“四年前,有一位记者采访我,说‘我有一个小孩,我跟我丈夫都不知道怎么跟他玩,而且我觉得孩子不愿意跟我玩,我跟我丈夫在沙发上,孩子在地上玩儿。’我说,‘那你为什么不让自己躺在地板上?’坐在沙发上孩子会认为你是不可接近的成人世界,如果你想成为好爸爸,得到一个高分的时候,请你走下去,和孩子在一个高度,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找你玩。”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王塞北)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作家梦想,我心飞翔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资讯
说说
旗帜
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
本站系公益性文学网站,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致信电子邮箱(791541679@qq.com),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