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班 等你来为中华少年作家代言
中华少年作家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搏浪金沙:看作家诗人指点迷津
2014年11月29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四川省川南片区2014年中青年作家文学创作班,邀请到了国内多名著名作家、诗人前来解疑答惑,指点迷津。几天的培训下来,不少作家用广泛深刻的理解诠释了文学的意义,而正在勇攀高峰的广大中青年作家也就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收获不少……为此,记者将部分作家的精彩讲座做了逐一整理归纳。
  诗歌需要真实和细节
  蓝野: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诗集《回音书》。2007年获《诗歌月刊》“全国十佳青年诗歌编辑”奖,2008年获首届泰山文艺奖,2010年获《诗选刊》第三届“中国最佳诗歌编辑奖”。2011年获《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青年文学》年度诗歌奖。2012年获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诗人奖”。
  一位优秀的诗人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长。
  当下诗坛特别活跃,很热闹,产量大。但蓝野认为诗歌的交流本身非常难,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应允许多种可能的探索和实践,各种差异存在,比较自由的生存。诗歌在眼下看还是比较自由的,但诗歌写作技巧上却需要更多的真实和细节。真正的诗歌应该是写生命中遇到的事件、感情等,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更不是无病呻吟、矫情。
  什么是诗,世界上给诗歌下定义的人有4000多人,4000多条定义。他却表示更欣赏:诗歌是音乐的具型化,是有情感的、是排斥理念的,诗歌应有音乐的韵律,节奏、注重前后呼应的。他认为,一切对诗歌的定义都不能正确完整地说明诗歌是什么,似乎都不对、都不全、也偏了,诗歌的定义应是自由的。
  诗歌圈这几年有一个话题,是关于新诗的标准。他却觉得这反映出诗歌评论界有一种焦虑,对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发展方向的焦虑。诗歌的美应该是无限的,它不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纵观诗坛,蓝野总结当下诗歌的现状是众生喧哗、异彩纷呈、多样并存,相互包容,各种可能、多种状态都有。不仅在网络上呈现,更是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百花齐放。
  讲座中,蓝野给大家推荐了几支值得关注的诗歌写作队伍,希望能给广大作家们更多的启发。其中包括朦胧诗余脉队伍,这支不容忽视,经过这么多年变化洗净铅华,如今诗体更沉静、更显本色;第二支队伍是朦胧诗后的第三代,他们走出了一条非常好的路子,走出了一派大师的气象,诗歌中通过具体呈现,让诗对阅读者的冲击非常大,可谓是表达方式非常简单,但里面却大有意味,耐人品味。第三只队伍是知识分子写作,又称学院派写作,以北大为中心,也涌现了很多好的诗人和好的作品。第四支队伍是口语写作,以北师大为集散地,发扬了朦胧诗第三代的传统,用一种很简单、简约、口语化的方式来创作诗歌。还有一支值得关注的队伍是一拨努力的集大成者的人。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细节巧妙地处理了祖国、灵魂、母亲等大词、重厚词语,不会让诗歌显得生硬、突兀。
  针对当下诗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蓝野结合平时工作经验建议:诗是需要记忆的,诗歌的技术其实很简单,除去了你的方向、选择、追求外,最基本的是要尊重汉语规范,平时练好基本手艺;关注好的刊物、关注优秀诗人、建立强大的文化谱系;反对唯美主义的写作方式,反对无聊的口水式写作、反对青春期式写作,不要看上去很美,里面却空空荡荡的,不要矫情、虚荣式的写作;建立自己强大的文化谱系,让人觉得背后是有东西的,是可以承载很多内涵的;建立自身文化积淀的同时,要有情怀,满怀着对世界的爱;要超越一切主义,不要被各种主义纠缠,不要抹杀了文学创造的丰富性和可读性。
  作家与题材相遇的张力
  贾梦玮:1997年后历任《钟山》编辑、主编助理、副主编、执行主编。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协理事。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各几十万字。出版散文随笔集《红颜挽歌》、《往日庭院》。
  文学编辑与作家之间是精神情感的关系,有着精神情感的相通,是亲切的。如文章《我和你》,《钟山》一直关注文学新人的成长,一个好的文学杂志不是以年龄划分的,《钟山》一生都在寻找文学的知音。
  对于好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贾梦玮认为有很多,但《钟山》编辑最看重的是作家跟他的写作题材之间相遇产生的张力关系,作品背后的作家情感、格调;强调的是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他表示,文学创作只有才华是不够的,才华固然很重要,但很多人的才华稍纵即逝,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对社会现实的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有切肤之痛,才能成为一位好的作家。人是有气质的,文章才会有气质。
  现实生活中,贾梦玮的思考也很多:社会进入到今天以后,政治对文学的撕咬越来越明显,好多学科每天也都在咬文学一口,削弱文学的力量。很多作家开始迎合官方主流意识写作,迎合读者市场的写作让不少文学爱好者迷失了方向。
  贾梦玮认为,文学是探索人类心灵秘密的一种样式。如今,中国社会是最复杂,最矛盾、最富有表达空间的社会。这个复杂、深刻的社会更是给了广大作家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深远、更为令人思考的题材。其实作家是生逢其时,生活无处不在,看的是作者是否有心去发现,去思考,去创作。
  针对网络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问题,他认为那是一道伪命题。他认为网络文学是按照媒体来划分的,不同媒体的出现都会对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网络的兴起对文学的流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并未改变文学的精神。真正对文学形成冲击、挑战的是影视和图像。影视和图像削弱了人思考的能力。但随着两者的兴起,文字也在逐渐改变自己的一些方向。在这个影视时代、读图时代,小说的长处在哪里?他的回答是:小说被影视和图像洗尽了它的本质,但有些东西只有文字、小说才能发现,小说的天地在于现实与人生的一些秘密只有在小说中才能被人发现的,小说是更为具体的人性,有着复杂性的怀疑精神。
  文学有着知人能暖的能力。当今作家面对的问题是,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文章一定是能反映维权体制之下,对人性造成的种种压抑、戕害。
  诗,应是灵魂的话语
  李自国:《星星》诗刊执行主编,笔名西村。1988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四届作家班。1982年开始弃医从文,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第三只眼睛》、《告诉世界》、《通向你的花季》、《场——探索诗选》、《水洗的歌谣》、《大海的诞生》、《深埋记忆的挽歌》、《生命之盐》,评论集《西村诗话》等九部。诗集《告诉世界》获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其作品在全国性诗歌大赛中获奖30余次。
  如今,整个世界的格局随着时间变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在于无国界的作家越来越多了。诗坛变得越来越大,诗歌变得越来越小了;诗刊变得越来越多、诗人变得越来越少了。全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巧实力越来越被重视,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全国诗歌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这也体现出全国文学的复苏。但就如习主席所说的那样,只见高原,不见高峰。诗的本质,应是灵魂的话语;抵达一种高境界、大情怀的诗歌话语,所以诗人应要安心于文学和诗歌这片净土。
  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面对这个飞速的社会,只有文学才能让时间慢下来。
  在李自国的眼里,他认为诗如今现状是,更多的诗人迷恋于小圈子的写作,诗歌门槛的日渐矮了,造成诗坛的平庸,把诗歌引入了另一个死胡同。整个诗坛同质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类型化的写作,造成千篇一律。
  回归诗歌的本质,他对诗的解读更有一个广阔的胸怀。李自国认为严格说诗是不可解的,不能单一的解读,不能解释其具体意义。诗歌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对人生经验超度的一处温暖彼岸,更是对自然与人、世界语人存在的超验性的理解和阐释。
  诗歌无题材,可尽取。诗人应以开放的眼光读诗、写诗,那样,每位诗人都会有其存在的价值。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山叶)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作家梦想,我心飞翔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资讯
说说
旗帜
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
本站系公益性文学网站,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致信电子邮箱(791541679@qq.com),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